编者按: 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与人相处时的状态,在人群中的表现归因为性格使然,明明自己活得不开心,但好像也只能认命。不过在下此定论之前,你要不要先看看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误解,现在的你就是本真的你吗?也许今天小张这篇自我找回的案例,会对你有一些启发。 雨天晴心理(公众号yutianqingxinli)出品
现在的我:内向的小张
———
小张走进咨询室是因为性格问题。她是一名29岁的培训师,也可以说是新晋培训师,因为之前工作认真,业绩出色,被领导提到了人事部门负责培训的工作。但这却难坏了小张,因为小张自己评价自己是一个内敛喜静不喜动的人,对于调动大家情绪,或者在那么多人面前讲话是有很大担心的。果然,走向新的岗位以后发现自己面对人群的时候会很紧张。不过要强的小张很快进行了调整,参加演讲培训,学习如何在别人面前说话,虽然紧张感慢慢消除了。但是无论怎么努力,演讲培训的老师都说,小张太过像一个规规矩矩的女孩儿了,调动不起来大家的情绪。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小张生活中别的方面,比如男朋友会抱怨小张太过客气和规矩,相处起来没什么意思;和同事交流也是客客气气,平平淡淡,看着办公室里其他人热热闹闹,说不羡慕是假的;身边有热心的朋友也跟小张反馈过,说她身边好像有一堵透明的墙,让人没法走近。后来经过朋友介绍和推荐,小张来到了雨天晴,想借由心理咨询的力量,来改变一下自己内向、规矩的性格。原来现在的我不是真正的我
———
不过内向也分真假,真内向是指先天性的内向性格,即:能量多来源于自身内在世界——如思想、情绪和观念。还有后天性的内向性格,这种内向性格其实来源于后天的环境和经验,但是能量来源于外部世界——如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、形形色色的人们、不同的场合和事物。所以,根据小张的描述,我们判断,小张的内向是后天型的内向。因为根据区分,当小张自己和自己呆在一起的时候,能量是消耗的,会烦躁,焦虑不安。相比独处,在人群之中更能让小张感到安全和存在。那么当我们确定了小张的内向属性之后,我们就有了相应的后续治疗方案。其中一般先天性内向的治疗方案为自我接纳后减少内耗;后天性内向的方案为了解自己,释放天性。
找回原来真正的我
——— 在后面的咨询过程中,我们探索了小张过去的经验,绘制了属于小张的人生29年“年鉴图”,上面记录着小张认为的对自己内向性格有影响的事情。借助于年鉴图。我们发现:- 小张在11岁之前都很热衷于表演,比如参加诗歌朗诵比赛,担当过红五月歌咏比赛的领唱。
- 11岁以后的小张从奶奶家(山西),搬回到了父母家(北京)。这时小张的性格发生了变化。
根据“年鉴图”,小张回忆起来,父母是教师,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调入北京,后在小张11岁的时候办理好了户口,为了让小张接受更好的教育,也把小张接来让她在北京读书。但是小张自己并不开心。第一,失去了原有的小伙伴,第二,比起一直带自己宠着自己的奶奶,父母很严厉也很威严。小张能回忆起,当初来到北京的时候自己的紧张,但是爸妈并不理解,而且自己的很多习惯爸妈也看不顺眼,比如小张喜欢先回家看电视,等动画片节目都结束了再去做作业,但是身为教师的父母认为这样是不行的;小张喜欢声乐和舞蹈,想参加这类的兴趣班,但是父母不允许,只允许她参加补习班。这种例子很多,而小张的父母把小张的这些“陋习”一一都板了过来,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小张虽然变成了很规矩的孩子,但是小张的心里愈发地不开心了。这让小张沉默寡言,同时也让小张活在了紧张之中——因为小时候的小张并不知道自己的很多行为符不符合父母的标准,是不是所谓的“好”或者“对”,所以小张干很多事儿都会三思后行,或是找到一个标准以后再行动。久而久之,连沟通都成了要思考的事儿。小张就曾经向我反馈过,她刚谈恋爱的时候,甚至因为不知道如何回对方微信好而求助百度。这就是小张面对父母时的防御方式,这个方式兢兢业业地保护了小张的整个青春期,但是当青春期结束之后,这个模式并没有相应地升级,而这个旧版本的“内向”,应对现在的情况显然不够用了,它需要升级。当对自己内向的真相有了了解之后,也就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案。
———
当了解到了其实自己“表演”了这么久的内向下面裹着的是热情和外向之后,小张开始释放自己原有的天性。因为了解到了这不过是应对父母的防御,而现在接触到的大家,并没有当年她父母对她的期待——变得规矩。所以小张开始撒开欢儿地改变。开始接触朋友,让朋友去了解自己,也开始能和男朋友开玩笑了。而且她最原始的那个自己开始绽放,她开始接触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,报名了街舞班去满足当年的遗憾,工作上更是让领导刮目相看,从以前讲PPT的老师型培训,转为了有互动,开始能和底下人开玩笑的培训师;很多同事也开始好奇小张到底发生了什么,从以前客客气气的小张,变成了可以嘻嘻哈哈的小张了……咨询师寄语
———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,但是如果我们的独特遇见普遍的权威的时候,我们的独特性就很难保留下来,找到这份原有的独特,会让你的生命更有力量也更加绽放。

案例作者:洪扬 雨天晴资深心理咨询师 我会一直陪着你, 直到你遇见那个最真实又最不熟悉的自己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