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访者一般资料 姓氏:张 性别:女 年龄:25 学历:本科 职业:IT
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:毕业后个人状态低靡,感情状态也发生很多变化,不知道怎么选择自己的感情。 个人陈述:毕业后来北京工作一年多的时间,觉得跟自己想像的生活差很远,工作比较枯燥经常加班,同事之间的交流也不多,感觉整个人的状态很低靡,很怀念大学时候的自己阳光开朗,周围有很多朋友愿意和自己在一起。自从来北京工作之后这个人的状态越来越不好,跟男朋友也越来越不顺利,之前上学时经常夸奖她,现在忙于工作对自己的情绪也毫不关心,很少见面,还经常吵架,可自己还是很喜欢这个男孩,本来期望两个人来北京共同奋斗打拼能走到一起,现在和自己想的完全不同,心里很痛苦,不知道该怎么办,是该继续走下去,还是要选择分开。
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信息 来访者身材偏瘦,头发有些凌乱,进来时坐在角落,一开始交流时声音小,话比较少,后来有所好转。进来时天气很冷来访者有些瑟瑟发抖
来访者主要状况及模式,为此所付出的代价 1.来访者很在意别人的看法,外界稍有变化就会很敏感,当不在有主动和她交流和熟悉的同学时来到陌生的环境就不适应,同事工作忙没有主动和她交往就会觉得自己受冷落大家不喜欢她,导致自己情绪很差。 2.来访者安全感不好,导致很多事情会很被动,如工作中,交往中,包括当和男朋友发生一些误会和矛盾时,喜欢自己猜想,而不是去面对解决,矛盾升级。 3.容易陷进情绪,当一件事情不顺心影响到自身情绪的时候,不能马上调整和解决,情绪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,就开始觉得事事不顺心,没有合理的情绪解决出口和方式。
诊断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:由现实刺激引发,持续时间1个多月,无泛化,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轻微,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。 据此,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。
问题成因 生物原因:无器质性病变。 社会原因:小时候觉得父母离异,小时候跟父亲长大,对妈妈的印象不深,父亲对其关爱有嘉,但却觉得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,虽然父亲也很给了自己很多温暖,但始终觉得没有办法跟父亲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和妈妈那么亲密。父亲不善于表达。上学的时候成绩很好,周围同学都很爱和自己在一起玩,基本不用主动去找谁,就有同学约她,导致换了环境以后自己不太会适应。 心理原因:总认为如果我主动找别人,别人不一定会喜欢我,所以习惯性等待。认为男朋友应该像父亲一样对我无微不至。如果别人喜欢我就应该主动和我示好。
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:消除不良情绪,区分对男友和对父亲的标准,学习人际关系交往的方式,提升解决和应对问题的能力。 最终目标:促进来访者心理健康发展,完善其人格,学会进行自我情绪调控,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。
咨询效果 咨询师观察到,来访者比之前轻松了,对生活的态度开始积极正向,笑容更加真诚。咨询后回访,觉得对男朋友理解的更多了,男友反馈其变化很大,交流逐渐变多,在工作中重新梳理出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,有了新的动力,跟自己部门的两名同事关系也越来越好,还被邀请到家中做客,觉得生活开始走上正轨,开始爱上了北京的生活节奏。 本案例咨询师:潘晨阳 女,雨天晴首席心理咨询师,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,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,萨提亚家庭治疗师,婚姻家庭协会电话咨询师 擅长婚恋情感、职业发展、个人成长、领导力提升等咨询 搜索 复制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