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以为的提升自己,其实是在削足适履

2020-10-16 15:40| 发布者: 雨天晴心理| 查看: 1703| 评论: 0



他们一般刚入行的时候,觉得自己是个小白,学东西最重要,有什么知识都特别饥渴地去学习,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,很满足。领导交给自己任务,紧张又期待。做的好就为自己高兴,做不好也觉得“反正我是新人嘛,很正常”。就这样,刚刚入行的时候,每天很忙很累,却很充实,对工作充满激情。
 
但当他们经验越来越丰富,却是另外一个样子了,会觉得越来越没有新鲜感,做成了也会觉得没多大的意义,做不成就觉得自己特别过分,或者特别差劲。还有一些人,不能升职,领导想器重他们,他们却往往因为压力过大而做不好,无法把握机会。



 

这类型的人,在生活中还有以下的体现:

 

1、平日里情绪和个人状态起伏很大,心情好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成,心情不好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。
 
2. 既自恋又自卑,自恋的时候觉得自己特别厉害,自信满满,自卑的时候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谁都不如。
 
3、特别需要被认可。状态好的时候,觉得自己能量满满,就去做事,事情好了就觉得自己很棒,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。但状态不好的时候,高度敏感,别人说什么都放在心上。



 

以我一个来访者为例:




小潘,女,私企管理者,32岁,来咨询的原因是:遇到了职业瓶颈,对自己也特别没有信心。

 
小潘说她刚开始带团队的时候,团队很团结也好带,整个氛围非常地主动有拼劲,为公司输送了很多优秀人才。但是现在做了7年了,面对目前这个团队,自己非常的无力,整个团队都是那种被动的状态,做事情效率低,小潘想了很多办法却依旧没有效果,于是乎她开始怀疑自己的管理能力。
 
详细了解了小潘的情况之后发现,小潘这个人很擅长跟人打交道,刚做管理时候,也没有什么经验,全凭感觉去管理团队,就挺能把人带动起来的。但是随着时间,小潘也从各种地方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的管理者,她开始要求自己“好的管理者要善于培养人”“好的管理者不能总抱怨员工,出了问题要多检讨自己”,“好的管理者要发自内心地接受员工,看到员工身上的优势”等。这些要求不仅让小潘丧失了自己的特点,而且打击了小潘的自信。小潘的高要求是她成功的促进条件,却也成了导致她职业瓶颈的重要原因。
 
接下来我带小潘回溯到小时候,了解她小时候这种性格特征是怎么形成的。原来小潘小的时候,妈妈对家庭的现状非常地不满,小潘就觉得自己得争一口气。她立志要做一个很厉害的人,所以她就会把所有觉得好的,应该做到的,都要求自己做到。但是却忽略了,她越这样要求自己,内心深处越自卑,越看不到自己的优秀。

 


这里给大家说一下,为什么这个不是“有追求“,而是“不自信”,其实区别就在于:如果你单纯地是有追求,你会发自内心对自己这个人是满意的,觉得自己很不错,是欣赏自己的,在这个基础上只是让自己更好。而“不自信”的人经常觉得自己有问题,得赶紧调整,必须调整
 
那么小潘,表面上很自信,但是内心深处一直对自己是不够满意的,所以她需要让自己做更多努力,去更多地达到那些高要求高标准,进而觉得自己在变优秀。
 
针对小潘的情况,我给到小潘以下咨询方案:
 
一、处理小时候经历对小潘内心深处的影响。

二、让小潘体会到她自己这个人的优点,进而对自己越来越发自内心地满意。

三、带小潘松动她对自己的要求,看到这些要求哪些适合自己,哪些虽然好,但是并不适合自己,以及怎么让这些好的要求标准为自己所用。
 


慢慢地,小潘越来越自信,也越来越轻松。她最后跟我感慨说:

我现在很认可我的管理能力,也没有再一味去学习书本和培训课程里那些所谓的好的东西,我觉得适合我的方式才是真正好的。


我感觉现在管理起来很简单,不就是我推一把能更优秀的,那就是我需要的好员工,退几把都不动的,人我可以喜欢,但是工作我不能合作。该惩罚惩罚,该开除开除。


现在我的团队,开除了几个人,剩下的都还是老员工,但是他们开始自觉主动地去做事情。遇到问题自己主动想办法解决,解决不了的也会拿着自己的想法来找我。我非常地踏实,心里轻松很多。





咨询师寄语

———


如果你也是像小潘这样很努力,很想更好,但是结果却是更加怀疑自己,也不出成绩。那么你很可能使用着南辕北辙的方式在努力呢,通过咨询可以帮助你找到你的偏差出在哪里了哦。唯愿你的努力可以开花结果!

案例作者:黄雪珂

雨天晴资深心理咨询师 

用真实陪伴着每个来访者,

和他们一起遇到未知的自己,发现生活中更多色彩!
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