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雨天晴知己主义(公众号:zhijizy) 注:这是一个系列专题,该系列共有3篇文章,想要阅读全系列请关注本公众号,回复关键词“值得”查看。 斯人若彩虹,遇上方知有。 “朱莉·贝克虔诚地相信三件事:树是圣洁的(特别是她最爱的梧桐树)、她在后院饲养的鸡生出来的鸡蛋是最卫生的、以及总有一天她会和布莱斯·罗斯基接吻。” 60年代的美国,笼罩着金色阳光的小镇上,7岁的朱莉第一次邂逅了7岁的布莱斯。只用了一秒钟,她便爱上了那双湛蓝眼睛的主人。 朱莉坚定地爱着布莱斯,并且坚信终有一日会抱得美男归。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朱莉,和唯恐避之不及的布莱斯,上演了一场青涩又美好的青春之恋。 朱莉最与众不同的特点,是她极高的自我认同感。因为这份对自己的认同,她敢想敢做,活泼灵动,像夏天的风一样温暖自由。 我们可以从朱莉身上学些什么? 1.别人的评价并没有那么重要 当她与布莱斯第一次会面,她试图帮助布莱斯搬家,虽然被三番两次地拒绝,也丝毫不觉得自尊心受挫。甚至还如愿以偿地牵到了对方的手。 当布莱斯第一天上学,她冲上去用最热烈的拥抱表达了欢迎,丝毫不在乎同学的嘲笑,这一举动甚至为她争取到了舆论支持。 当梧桐树面临被砍掉的风险,她不顾所有人的反对,也要坚持坐在树上抗议,表明自己的态度。 当她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她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立场和本心,而不拘泥于别人的看法。 她相信自己的判断,行为和思维做到了高度的一致,即使外界并不认同,她也不会因此而怀疑自己。 更不会将灿烂人生局限在别人设定的条条框框里,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删减自己或自我压抑。 2.我可以有所影响,也可以承担责任 梧桐树是她心中最美的风景,承载了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,就像一个不会说话的长者和朋友。于是,哪怕被撵、被笑,没有任何人站在她身边,她也要义无反顾地守护它,虽然结局没有改变,但却因此登上报纸的头版头条,引发更大范围的关注和讨论。 当她发现,自己家的院子杂乱得让别人看不起。她没有选择自欺欺人地放任,也没有自哀自怜地向父母哭诉,而是在短暂的失落后,亲自动手去收拾,去改变。 一棵棵拔除野草,一点点地修剪树木,每一天都变化一点,直至亲手修整出梦想中的庭院。 当她智障的叔叔暴露在父母激烈的争吵中,她并没有害怕、逃避,而是主动去探望他,尝试照顾和陪伴他,承担起作为家庭一份子的责任。 她相信自己的力量足够让世界有一些微小的改变。当遇到困境的时候,她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,可以使情况有所改善。 面对责任,她也不害怕,而是相信自己可以承担。 3.自爱是爱人的底线 当她发现布莱斯偷偷扔掉她送的鸡蛋,并且随声附和耻笑她叔叔的同伴,她迅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,“我不想和你说话,以后也不。” 她知道爱自己是爱别人的前提,首先要照顾到自己的感受。 当她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法原谅,无论对方如何表示歉意,也绝不委曲求全地表达谅解。 从朱莉的家庭教育,我们可以看到什么? 1.爱和鼓励 在狭小破旧的房间里,一家五口围坐在圆桌边,只一盏暖黄色的灯悄悄亮着。 两个哥哥唱起歌来,歌声愉快而动听。每个人的笑脸都是如此温暖动人。 这是这部电影里,我觉得最温馨的画面。 为了照顾智障的叔叔,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贫寒。但是,朱莉的家庭教育却并没有因为家庭的拮据而黯然失色。 她的父亲爱好画画,即使生活如此辛苦,也不放弃这唯一的爱好。 作为一家人的主心骨,他非常明白在爱家人的同时,应该如何爱自己。 她的哥哥们热爱唱歌,并且组建了乐队,父母并不觉得不务正业,而是充满鼓励和赞赏。 他们并没有因为家境的贫寒而强迫子女放弃自己的梦想,也不会将生活的辛苦发泄在孩子的身上。 2.表达无罪 朱莉喜欢在父亲画画的时候坐在他旁边,与他随意闲聊,从报纸头条到琐碎小事,他们愿意分享生命中的一切感受。 无论是多么隐秘的心思,也可以进行沟通。在朱莉的家庭中,表达并没有错,也不必为此而感到羞耻。 父母唯一一次激烈的争吵后,不约而同去到她的房间,明确告诉她,不要责怪自己,他们之间的争吵并不是她的错误。 虽然他们之间的意见有些分歧,但是依然非常爱对方,也非常爱她。 对比布莱斯,家庭氛围却称得上是糟糕。 他的父亲并不快乐,专制地维护权威的形象,不懂尊重他人,也不允许家庭成员有自己的思想。他总是在怀疑、固执己见、嘲讽,对他人的不幸十分冷漠。 而布莱斯,也成长为一个不敢表达内心想法,也不敢反对任何人,一味从众的普通人。 知己主义观点: 斯人若彩虹,遇上方知有。朱莉便是这样如同彩虹一样独特而绚烂的女孩,她认同自己,也觉得自己值得一切她想要的,她的人生色彩是如此美丽。 愿你我也成为如此绚丽而自我的人,愿你我的生命也如此多彩。 来源 | 雨天晴(www.52ytq.com) 知己主义(公众号:zhijizy) |